“目前,我国抑郁症治疗确实存在就诊率和治疗率都较低的情况,因为我国仍然存在对抑郁症认识度偏低、精神心理科建设不足、社会普遍对抑郁症存在偏见这三大问题。”7月6日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,近几年,我国抑郁症的就诊率在逐年增长,但总体就诊率没有超过30%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
(资料图)
7月5日晚,歌手李玟的姐姐发文宣告,CoCo(李玟)已于7月5日离世,死因是抑郁症导致的自杀。李玟的去世引发大家的悲痛,而与此同时,关于“抑郁症”的讨论也引发大家关注,其中,一个数据给无数网友带来触动。
2021年9月21日,《柳叶刀-精神病学》在线发表了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领衔的《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》。《研究》表明,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受损明显,但很少获得充分治疗。在过去12个月被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患者中,仅有9.5%的患者曾经接受过卫生服务机构的治疗,而其中仅有0.5%的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疗。
“抑郁症的充分治疗有严格的标准,就是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,服用药物8周以上,因为很多抑郁症的药物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起作用,但很多患者经常吃几天没效果,就停药。”陆林院士指出,其实,抑郁症如果能得到规范的治疗,大约有7-8成的患者可以得到很好地缓解,其中也有很大比例的患者可以完全康复。
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也告诉记者,“抑郁症患者中,有10%左右的人都会有自杀的想法或行为,中国的抑郁症现状表现出低就诊率、高复发率、高自杀率三大特点,而这三点都和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有很大关系,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有一种臣服感,这需要引起关注。”
“抑郁症患者,一般都不主动告知别人,也不主动对外寻找帮助,所以抑郁症的治疗非常依赖周围人际关系系统,这对抑郁症的康复至关重要,这一系统需要亲人、好朋友等成员的加入。一旦发现周围人有这一倾向,这一系统最好马上建立,并建立起强大的支持和保护系统,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,正确劝导他们接受规范的治疗,并让他们知道抑郁症是很正常的疾病,需要和其他疾病一样就医。”
陆林院士也呼吁,社会要改变对抑郁症的看法,要明确抑郁症就是一种常见病,每一个个体都有可能受到抑郁症的侵扰,不要难以启齿;另外,一旦确诊抑郁症,一定要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;第三,要知道抑郁症也可以预防,对于一些抑郁症的高发人群,一定要提前预防,比如尽量回归科学的生活方式、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。
责编:齐钰
主编:田茹
校对:陈龙飞
关键词: